花生商标的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是近年来高县工商局积极实施“商标富农工程”的一个实例。工商局局长吴艺娟说:“我们着力引导有特色的农产品注册商标,
”花生商标的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使农民的产品价值提升
“我们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的‘大窝’花生商标,现已获注册证。”10月20日,高县利达供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闰祟坤对笔者说,“虽然原产地大窝镇没有注册这个商标,但我们注册了,同样是对这个地域特产的保护。”
高县大窝镇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大镇,高县花生主产区之一。大窝花生以饱满、匀称、香脆、化渣而独具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一直处于“有独特品质,无商标品牌”状态。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县工商局干部多次到大窝镇走访,结合全县特色资源的商标注册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向县政府报送了《全县特色资源商标注册现状调查报告》,梳理出高县需注册的特色产品商标20余个,建议县政府指定由1家国有全资市场主体——高县利达供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统一将特色资源申请商标注册,并进行后期注册商标管理。利达公司获县财政划拨资金后,对高县特色资源申请商标注册10余件,“大窝”、“羊田”、“落润”等已获注册证。
与此同时,高县工商局结合大窝镇的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和帮助花生种植经营户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把以花生为原料进行加工的花生产业大户列为商标发展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强化商标意识。特别是对经营较好、有商标注册必要的个体工商户进行上门动员注册商标。不久前,终于有了商标注册“发烧友”——大窝镇个体户文代会。该局免费为其提供商标查询、商标设计服务,因“大窝”二字已经注册,便全程指导申请了“黄八娃”花生商标,已于9月11日被国家商标局受理。
“大窝”花生商标的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是近年来高县工商局积极实施“商标富农工程”的一个实例。工商局局长吴艺娟说:“我们着力引导有特色的农产品注册商标,使农民的产品价值提升,以带动这些产品的发展,扎实推进商标富农进程。”截止目前,全县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46件,占商标总数的37.25%,四川省著名商标2件,宜宾市知名商标1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