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海物流园申请注册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我前前后后跑了许多趟,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才办好。现在,新海物流园再次申请注册一家新物流公司,我当天就拿到了工商营业执照,这变化真是太大了……!”28日,新海物流园的负责人张莉蓉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办企业户数同比增加50%
自从去年8月,市工商局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企业实行“宽进严管”后,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投资创业热潮。仅从去年8月起至今年2月28日,在6个月的时间里,在我市新办注册企业达6565家,注册资本200多亿元,与去年注册企业4375家、注册资本78亿元相比,今年,我市新办企业户数同比增加5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高达156.87%。此外,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104户,同比增长55%;资金数额3.9亿元,同比增长97%。
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28日我市注册企业4375家的注册资本78亿元相比,2013年8月至今年2月28日,我市新办企业6565家的注册资本200亿,注册资本同比增长高达156.87%。注册资本在百万元、千万元、数千万元以上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新办企业大幅增长得益于登记制度改革
自去年8月以来,根据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海口的实际,市工商部门在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中,采取了系列改革措施,除省政府规定的项目外,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大大方便了企业便捷进入市场、能首先开展经营活动;将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降低了企业注册准入门槛,减轻了企业负担。
从今年3月1日起,市工商局对我市企业实行年检制改为年报制。改为企业年报制后,减少了对企业的审批事项,甚至,企业在家也可通过网上进行年报,不需来回跑,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审批事项,又提高了企业自律和诚实守信意识。
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宽进严管”
市工商局局长邢帆说,我市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在强化服务、实行“宽进”的同时,也注重“严管”。目前,市工商局正在积极推进企业注册登记监管措施,包括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起“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平台”,将企业各类信息进行公示,由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变为全社会参与监督,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无处遁形。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将严重违法、严重失信企业淘汰出市场;实施定向抽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机制。工商部门根据需要每年对企业注册登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社会公示,并将其违法情况计入信用分类监管系统,随时调整企业信用等级;与此同时,市工商局正在加强与各行政机关的联动响应。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一个部门出现违法记录,其它相关部门也将对其限制,让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另一方面,一个部门给予企业表彰,其余部门就会相应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