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面子,武昌一地产老板,以15亿元注册一家新地产公司,但等拿到执照后,由于担心被税务部门盯上,日前又申请大规模减资。这也让他新注册的这家企业成为我市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第一个向工商部门申请大规模减资的企业。
为显“实力”填了个15亿
从今年3月1日起,全国放宽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实行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注册资本有多少,由企业说了算,可以办“一元公司”。工商部门只登记注册资本的认缴数额,什么时候到位,由企业向社会公布,并由企业自己对自己的信誉负责。
新政策实行后,让武昌一家房地产老板看到了机会:他自己并没有15亿的注册资本,但是他认为既然再不需要验资,就多注册点,让公司看上去就更有实力。因此他填写了15亿元的注册资本,工商部门也依新规,不再验资,给他发了注册资金为15亿的新执照。
但接下来,这个充面子的公司让这位老板遇到不少麻烦。首先是到税务部门登记时,根据15亿的资本,得申报多少税,即便按千分之一的税来算,每年至少也要缴150万元;还有要领取多少相应规模的发票;然后,辖区来了个15亿的大公司,辖区相关部门还得重点关注;这让他感觉十分麻烦,也有点后怕。
没想到“吹牛真的要上税”,最后这位充面子的老板,只好又找到工商部门,申请减少注册资本,目前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之中。
夸大注册资本有后患
就此事,记者昨天采访了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局有关负责人。他称:公司登记了15亿的注册资本,公司的车辆、办公地点乃至老板自身形象,假如与大公司的形象不般配,也不利于经营。不仅易让合作伙伴怀疑诚信度,更重要的是注册15亿的有限责任公司后,还要承担15亿的责任。
据介绍,如果公司成立时,两个股东实际上真的各出了7.5亿元,公司后来经营亏损了,只需要拿剩下资产抵债就完了。但如果公司成立时两个股东各出了1亿,而注册的是15亿,公司如果亏了3个亿,除了用剩下的资产抵债外,还要将股东自己的房产等其他资产拿来抵债,甚至要坐牢。这是因为注册公司时你根本没有出到15亿,等于说你在公司成立时,已欠公司的几个亿,亏损后就要用你现有的私有财产,去弥补当初欠公司的钱,公司再拿这笔欠款去抵债。
随意乱注册最终害自己
除了武昌这家夸大注册资本的企业外,前些时还有一位60岁的老头,来到工商部门的登记窗口,要求登记注册资本为“一毛钱”的公司。
其实,注册“一毛钱”公司,没有一点意义。可以想像一下,谁会给只有“一毛钱”注册资本的公司做生意呢?合作方肯定会怀疑“一毛钱公司”的合作诚意。
夸大注册资本,或缩小注册资本,都是不讲诚信的体现。不仅违背了优惠政策的初衷,也破坏了良好的投资氛围,浪费了国家的公共行政资源。
实际上,国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工商和税务部门还是有后期监管的,注册资本异常的公司,执法部门会列为重点抽检对象。如果发现公司的经营状况与注册资本不对应,或者税收不正常,会把公司纳入“经营异常”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对公司的信誉度会有不良影响。
因此,工商部门呼吁投资者,在办理执照时,认缴的注册资本要实事求是,根据公司的自身实力,理性地认缴注册资本,不要认为注册资本由企业说了算,就随意认缴,成为麻烦制造者,最终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