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记者李丹丹 报道)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商标和不正当竞争案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将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有效制止各类“傍名牌”行为,推动品牌竞争新优势的加速形成。
孙军工介绍说,2010年,全国法院共审理商标民事案件8460件,商标行政案件2026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131件;2011年审理商标民事案件12991件,商标行政案件1767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137件;2012年审理商标民事案件19815件,商标行政案件2150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123件。
以上数据显示,商标民事案件近年来年增长率都在50%以上。案件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市场主体法律意识增强、商标意识增强、品牌意识增强,也反映出将诉讼作为解决纠纷争议的手段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法院解决此类争议纠纷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渠道。
说到近年来,商标和不正当竞争案件呈现特点时,孙军工指出,一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重大的案件不断出现。例如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的“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二是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比重增多,因法律规定较为原则而需要法院通过裁判明晰法律标准和行为界限。三是涉及市场格局和企业核心利益的案件层出不穷,裁判结果对当事人切身利益有重大影响,诉争和对抗激烈。
孙军工表示,目前,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商标和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工作,通过具体案件的审理,制裁假冒商标、恶意抢注、搭车模仿等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制止“傍名牌”行为,以诚信竞争和公平竞争为导向,鼓励正当竞争,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品牌经济发展。主要做法有:(一)明确相应的司法政策。(二)有效发挥诉前临时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独特作用。(三)依法严格侵权者的民事责任。(四)注重做好调解工作。(五)大力遏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除此以外,孙军工最后说,人民法院还将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有效制止各类“傍名牌”行为,推动品牌竞争新优势的加速形成。以诚信竞争和公平竞争为导向,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原标题:最高法: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 制止“傍名牌”行为)